那些闪耀在中国历史上的慈善名人
2020-12-16

大爱善举爱无边 ,

慈心为民万人传。

脱贫助志实施好 ,

爱满人间腊月天。

历史上的今天

1917年12月16日 ,俄国签署停战协议。

1945年12月16日 ,中共派代表赴重庆加入政协集会。

1949年12月16日 ,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会见苏联。

1970年12月16日 ,《海牙条约》签署。

1978年12月16日 ,中美宣布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989年12月16日 ,我国建立第一个大规模“政府网”。


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古板美德之一。它既是一种个人德行意识 ,又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它既发乎于情愫 ,又行之于礼度。中华民族有史以来 ,慈善一直与社会进步相伴 ,也一直与人类和谐相伴 ,用爱温暖这个世界。


“裸捐”慈善家 — 范蠡

在今日社会为“裸捐”歌颂的时候 ,历史上范蠡“三聚三散”的重复“裸捐”至今难有人比肩。《史记·货殖列传》将范蠡的慈善行为描述为:“十九年中三致千金 ,再疏散与贫交疏昆弟。”是说十九年间三次获得千金之富 ,但三次把这些钱财接济他周围的穷朋友与困难兄弟。史上赞美他是一位“富好行其德”的大善人、大慈善家。

先天下之忧而忧 — 范仲淹

中国古代主张仁而恋人的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所以许多人 ,尤其是知识分子都将与人为善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宋代名臣范仲淹 ,早年为贫穷所苦 ,为官之后 ,便设立“义庄” ,用以赡养同宗族的贫困家庭。他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 ,对后世影响深远。

“禁烟”英雄 — 林则徐

林则徐是历史上著名的慈善家 ,道光年间 ,林则徐在苏州城里修筑了十间巨细货仓 ,从无锡买粮存放。因为此地在今江苏长洲、元和和吴三县 ,历史上把这座民办公助的救灾货仓命名为“长元吴丰备义仓” ,从1835年至1860年二十多年间 ,这座义仓有效地起着荒年赈灾的作用。鸦片战争后 ,林则徐被流放到新疆。他在边区伊犁又一次自己捐款兴修了龙口渠 ,为新疆人民谋了福利 ,完成了一生中最后一次为国为民的慈善事业。

国学巨匠 — 胡适

胡适相信 ,“做人的本钱是仁善 ,是不绝地去资助别人”。他乐于解囊相助朋友、同乡、学生和那些向他求救的人 ,可他从不以慈善家自居 ,他对攫取权力和积累钱财没有丝毫兴趣。胡适的夫人江冬秀曾埋怨他说:“你今天资助张三 ,明天资助李四 ,再这样资助下去 ,我们也要人家资助了。”胡适不以为然 ,他的信条是“因为我知道我借出去的钱 ,总是‘一本万利’ ,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这就是他创定的“胡氏高红利”模式。

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觉悟 ,历朝历代也涌现了许多民间慈善家。他们以个人名义进行慈善义举 ,或是大商人 ,或是地方官员 ,以自家的资财资助贫困和孤病之人 ,为穷困的人民提供了一定的生活资助和情感慰藉。一批批为慈善事业奔波的恪尽职守者 ,已经将向善的力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成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基本。

那些闪耀在中国历史上的慈善名人

大爱善举爱无边 ,

慈心为民万人传。

脱贫助志实施好 ,

爱满人间腊月天。

历史上的今天

1917年12月16日 ,俄国签署停战协议。

1945年12月16日 ,中共派代表赴重庆加入政协集会。

1949年12月16日 ,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会见苏联。

1970年12月16日 ,《海牙条约》签署。

1978年12月16日 ,中美宣布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989年12月16日 ,我国建立第一个大规模“政府网”。


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古板美德之一。它既是一种个人德行意识 ,又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它既发乎于情愫 ,又行之于礼度。中华民族有史以来 ,慈善一直与社会进步相伴 ,也一直与人类和谐相伴 ,用爱温暖这个世界。


“裸捐”慈善家 — 范蠡

在今日社会为“裸捐”歌颂的时候 ,历史上范蠡“三聚三散”的重复“裸捐”至今难有人比肩。《史记·货殖列传》将范蠡的慈善行为描述为:“十九年中三致千金 ,再疏散与贫交疏昆弟。”是说十九年间三次获得千金之富 ,但三次把这些钱财接济他周围的穷朋友与困难兄弟。史上赞美他是一位“富好行其德”的大善人、大慈善家。

先天下之忧而忧 — 范仲淹

中国古代主张仁而恋人的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所以许多人 ,尤其是知识分子都将与人为善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宋代名臣范仲淹 ,早年为贫穷所苦 ,为官之后 ,便设立“义庄” ,用以赡养同宗族的贫困家庭。他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 ,对后世影响深远。

“禁烟”英雄 — 林则徐

林则徐是历史上著名的慈善家 ,道光年间 ,林则徐在苏州城里修筑了十间巨细货仓 ,从无锡买粮存放。因为此地在今江苏长洲、元和和吴三县 ,历史上把这座民办公助的救灾货仓命名为“长元吴丰备义仓” ,从1835年至1860年二十多年间 ,这座义仓有效地起着荒年赈灾的作用。鸦片战争后 ,林则徐被流放到新疆。他在边区伊犁又一次自己捐款兴修了龙口渠 ,为新疆人民谋了福利 ,完成了一生中最后一次为国为民的慈善事业。

国学巨匠 — 胡适

胡适相信 ,“做人的本钱是仁善 ,是不绝地去资助别人”。他乐于解囊相助朋友、同乡、学生和那些向他求救的人 ,可他从不以慈善家自居 ,他对攫取权力和积累钱财没有丝毫兴趣。胡适的夫人江冬秀曾埋怨他说:“你今天资助张三 ,明天资助李四 ,再这样资助下去 ,我们也要人家资助了。”胡适不以为然 ,他的信条是“因为我知道我借出去的钱 ,总是‘一本万利’ ,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这就是他创定的“胡氏高红利”模式。

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觉悟 ,历朝历代也涌现了许多民间慈善家。他们以个人名义进行慈善义举 ,或是大商人 ,或是地方官员 ,以自家的资财资助贫困和孤病之人 ,为穷困的人民提供了一定的生活资助和情感慰藉。一批批为慈善事业奔波的恪尽职守者 ,已经将向善的力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成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