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包中药揭开的旷世之谜!
2021-04-15

在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里,设有甲骨文最早发明者王懿荣先生的铜塑雕像,在安排铜像的长桌上另有两包中药,一包是翻开的,另一包仍呈包装形状 。这其中就有一段从中药“龙骨”中发明甲骨文的故事 。

中医药文化,中药

王懿荣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伺读(帝师)、入值南书房,三做国子监祭酒,“诸生得其指授,皆相勉为实学”,有“太学师”之称 。1899年,55岁的王懿荣因体弱多病,常与药为伴 。当年夏天,王懿荣在检察家人为他新抓来的两服中药时,发明在一片龙骨上似有字符,另外几片龙骨上也有相似的字符 。王懿荣“笃好旧椠本书、古彝器、碑国界画之属”,长于金石研究,却并不认识这些字符,但他照旧作出了此系古时文字的开端判断 。

为证实自己的判断,他拖着病体来到药店询问龙骨的来由,最后确认源自河南彰德府安阳县小商屯村一带 。与此同时,来自山东的收藏家范寿轩(范维清)恰好拿着几片龙骨请其鉴定,范寿轩提供的龙骨体块更大更完整,字迹更清晰 。凭据这几片龙骨,王懿荣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就这样,“一包中草药翻开了一个失传久矣的旷世之谜,证实了中国早期商王朝的保存 。”因为甲骨文是从一包中药中发明的,所以中国文字博物馆就在王懿荣铜塑雕像旁置放两包中药,以示其来由,形象又贴切 。

厥后,王懿荣委托范寿轩来到小商屯村,前后三次从外地收集了1000多片带有字符的龙骨 。王懿荣研究后认为,所谓龙骨其实是龟甲骨或大型动物之骨,上面的字符是商代占卜所用的记事文字,因为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王懿荣将其称为甲骨文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王懿荣深感“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知其所止,此为近之”,遂投井殉国 。王懿荣去世后,其收集的1000多块甲骨被刘鹗所得 。3年后,刘鹗将整理出的1058片甲骨编辑成《铁云藏龟》一书并刻印出书 。该书为世界上最早著录研究甲骨文的书籍 。

龙骨究竟有没有药用价值呢?事实上,确有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但此“龙骨”非彼“龙骨”,此龙骨其实是古生物化石,因这种化石难得,有人便以龟甲骨充之,而这种就是带有商代文字的龟甲“龙骨”,骨片磨成粉末状就成为“刀尖药”,涂抹在外伤口上也有一定止血消肿功效 。由此看来,“龙骨”即厥后的龟甲骨,当初被药铺或作坊作为药材使用并非没有原理,但其使用区域仅限于其出土之地安阳一带 。厥后,药贩见有利可图,便将其贩到京津冀一带谋利,为王懿荣发明甲骨文创立了时机 。

经研究,甲骨文上主要纪录的是卜筮、战争、祭祀与巫医等相关内容,确与中医药有一定关联 。一包中草药证实了商王朝的保存,一片甲骨揭开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足以证明了中医药文化的广博精深 。

被一包中药揭开的旷世之谜!

在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里,设有甲骨文最早发明者王懿荣先生的铜塑雕像,在安排铜像的长桌上另有两包中药,一包是翻开的,另一包仍呈包装形状 。这其中就有一段从中药“龙骨”中发明甲骨文的故事 。

中医药文化,中药

王懿荣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伺读(帝师)、入值南书房,三做国子监祭酒,“诸生得其指授,皆相勉为实学”,有“太学师”之称 。1899年,55岁的王懿荣因体弱多病,常与药为伴 。当年夏天,王懿荣在检察家人为他新抓来的两服中药时,发明在一片龙骨上似有字符,另外几片龙骨上也有相似的字符 。王懿荣“笃好旧椠本书、古彝器、碑国界画之属”,长于金石研究,却并不认识这些字符,但他照旧作出了此系古时文字的开端判断 。

为证实自己的判断,他拖着病体来到药店询问龙骨的来由,最后确认源自河南彰德府安阳县小商屯村一带 。与此同时,来自山东的收藏家范寿轩(范维清)恰好拿着几片龙骨请其鉴定,范寿轩提供的龙骨体块更大更完整,字迹更清晰 。凭据这几片龙骨,王懿荣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就这样,“一包中草药翻开了一个失传久矣的旷世之谜,证实了中国早期商王朝的保存 。”因为甲骨文是从一包中药中发明的,所以中国文字博物馆就在王懿荣铜塑雕像旁置放两包中药,以示其来由,形象又贴切 。

厥后,王懿荣委托范寿轩来到小商屯村,前后三次从外地收集了1000多片带有字符的龙骨 。王懿荣研究后认为,所谓龙骨其实是龟甲骨或大型动物之骨,上面的字符是商代占卜所用的记事文字,因为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王懿荣将其称为甲骨文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王懿荣深感“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知其所止,此为近之”,遂投井殉国 。王懿荣去世后,其收集的1000多块甲骨被刘鹗所得 。3年后,刘鹗将整理出的1058片甲骨编辑成《铁云藏龟》一书并刻印出书 。该书为世界上最早著录研究甲骨文的书籍 。

龙骨究竟有没有药用价值呢?事实上,确有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但此“龙骨”非彼“龙骨”,此龙骨其实是古生物化石,因这种化石难得,有人便以龟甲骨充之,而这种就是带有商代文字的龟甲“龙骨”,骨片磨成粉末状就成为“刀尖药”,涂抹在外伤口上也有一定止血消肿功效 。由此看来,“龙骨”即厥后的龟甲骨,当初被药铺或作坊作为药材使用并非没有原理,但其使用区域仅限于其出土之地安阳一带 。厥后,药贩见有利可图,便将其贩到京津冀一带谋利,为王懿荣发明甲骨文创立了时机 。

经研究,甲骨文上主要纪录的是卜筮、战争、祭祀与巫医等相关内容,确与中医药有一定关联 。一包中草药证实了商王朝的保存,一片甲骨揭开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足以证明了中医药文化的广博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