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立医院多项效劳加价 以减少急诊滥用
2017-06-22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公立医院多项效劳昨日起加价,当中急症室收费加幅最大,由原价100元(港币,下同)加至新价180元,而急症病床住院费则由每日100元加至120元。

 

  有市民认为加价有助减少急症室被滥用的现象,让有迫切需要的病人尽快获得治疗;亦有市民不满收费加幅太大,建议政府下调至120元至150元,减低下层市民的生活压力。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体现,需要一段时间视察调解收费的效果,会密切监察求诊数字变革。

 

  公立医院急症室昨日凌晨开始加价,记者昨日到伊利沙伯医院视察,未知是否加价或降雨影响,早上急症室候诊患者数目不算多,泰半座椅空置。有市民体现,轮候时间与以往相若;亦有人到急症室才知道已经加价。另一方面,在九龙广华医院的急症室候诊大堂,在加价首日仍迫满候诊者,加价效果成疑。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昨日体现,会很是密切留意公立医院急症室在收费调解后的运作情况,未来几星期会密切视察非急症类别病人是否显著减少。他指出,有些市民可能未知道加价,天气、季节性流感等流行病或假期,都会影响公立医院的就诊量。

 

  香港特区政府医管局港岛西联网总监陆志聪昨日亦体现,加价后港岛西联网内的医院运作大致畅顺,求诊人流与平日划分不大,但近日天气情况不稳,前晚亦有大雨,可能影响病人求诊数量,相信要连续视察几日,才华看到急症室加价对改善分流(至私家诊所)的效果。

 

  他强调,实施新收费旨在将部分半紧急及非紧急病人分流至私家医疗体系,以�;杭敝⑹已沽�,释放设施及资源照顾较紧急的个案,并非是要收回医疗本钱。

 

  患者接受加幅盼减滥用

 

  在伊利沙伯医院轮候急症的市民吴女士体现,今次加幅可以接受,认为加价有效减少滥用急症室,市民纵然阻挡都要接受,“似乎的士加价一样,赶时间一样要搭,今次急症室加价,市民有迫切需要一样要去,但能减少滥用。”

 

  她又指,若然没有需要都不会到急症室求诊,因为每次到急症室都需轮候四五个小,她又期望今次加价可以有效改善急症室分流制度,让真正有需要的病人获得实时治疗。

 

  同是候症的陈女士则体现,因儿子突然晕倒才使用急症室,平日都会选择到私家诊所求医,除非爆发紧急事故才会召救护车送院。

 

  她认为是次加幅合理,对她无太大影响,“没事都不会叫白车,去到急症室也不在乎多付80元,一般家庭都能够担负。”她又忆述,已往身体出满红疹,由于晚上所有私家诊所都已经关门,只好到韦尔斯亲王医院急症室求医,但轮侯时间很是长,“比及天光都未有医生看诊!”

 

  何女士亦有通宵轮候急症的经验,她指曾在韦尔斯亲王医院急症室求诊,“晚上只有急症室开,等八九个小时才有医生”,又说区内私营诊所收费只需200多元,并可以使用尊长医疗券减免收费,若到急症室则需支付特别车费和时间,大都会到私营诊所求医。

 

  家住慈云山区的何小姐体现,当区私营诊所收费介乎300元至400元,儿科医生收费更高,动辄逾400元。她多会到价钱相宜的公立医院普通科诊疗所求医,但当诊疗所周日例休时,她就需到急症室求诊。她不满是次收费加幅太大,建议政府将新收费调理到120元至150元,减低下层市民的生活压力。

 

  75岁或以上有领取尊长生活津贴的老人可免收费

 

  香港急症室收费自2002年起一直维持100元,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上月宣布,昨日起加价至180元,低于医院治理局早前建议的220元。香港特区政府医院治理局月初宣布放宽医疗用度减免申请机制,包括提高申请人资产及入息限额、宽免盘算非焦点家庭成员资产等,相关步伐于昨日起生效。

 

  75岁或以上有领取尊长生活津贴的老人,只要个人资产未几于14.4万元,或匹俦资产未几于21.8万元,将会自动获社署批出“医疗用度宽免证明书”,老人只要于求诊时带备证明书,便能宽免所有公营医疗效劳收费,不需个体向医院申请,计划预计7月中起实施,预计14万名尊长受惠,每年宽免用度增加2亿元。


香港公立医院多项效劳加价 以减少急诊滥用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公立医院多项效劳昨日起加价,当中急症室收费加幅最大,由原价100元(港币,下同)加至新价180元,而急症病床住院费则由每日100元加至120元。

 

  有市民认为加价有助减少急症室被滥用的现象,让有迫切需要的病人尽快获得治疗;亦有市民不满收费加幅太大,建议政府下调至120元至150元,减低下层市民的生活压力。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体现,需要一段时间视察调解收费的效果,会密切监察求诊数字变革。

 

  公立医院急症室昨日凌晨开始加价,记者昨日到伊利沙伯医院视察,未知是否加价或降雨影响,早上急症室候诊患者数目不算多,泰半座椅空置。有市民体现,轮候时间与以往相若;亦有人到急症室才知道已经加价。另一方面,在九龙广华医院的急症室候诊大堂,在加价首日仍迫满候诊者,加价效果成疑。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昨日体现,会很是密切留意公立医院急症室在收费调解后的运作情况,未来几星期会密切视察非急症类别病人是否显著减少。他指出,有些市民可能未知道加价,天气、季节性流感等流行病或假期,都会影响公立医院的就诊量。

 

  香港特区政府医管局港岛西联网总监陆志聪昨日亦体现,加价后港岛西联网内的医院运作大致畅顺,求诊人流与平日划分不大,但近日天气情况不稳,前晚亦有大雨,可能影响病人求诊数量,相信要连续视察几日,才华看到急症室加价对改善分流(至私家诊所)的效果。

 

  他强调,实施新收费旨在将部分半紧急及非紧急病人分流至私家医疗体系,以�;杭敝⑹已沽�,释放设施及资源照顾较紧急的个案,并非是要收回医疗本钱。

 

  患者接受加幅盼减滥用

 

  在伊利沙伯医院轮候急症的市民吴女士体现,今次加幅可以接受,认为加价有效减少滥用急症室,市民纵然阻挡都要接受,“似乎的士加价一样,赶时间一样要搭,今次急症室加价,市民有迫切需要一样要去,但能减少滥用。”

 

  她又指,若然没有需要都不会到急症室求诊,因为每次到急症室都需轮候四五个小,她又期望今次加价可以有效改善急症室分流制度,让真正有需要的病人获得实时治疗。

 

  同是候症的陈女士则体现,因儿子突然晕倒才使用急症室,平日都会选择到私家诊所求医,除非爆发紧急事故才会召救护车送院。

 

  她认为是次加幅合理,对她无太大影响,“没事都不会叫白车,去到急症室也不在乎多付80元,一般家庭都能够担负。”她又忆述,已往身体出满红疹,由于晚上所有私家诊所都已经关门,只好到韦尔斯亲王医院急症室求医,但轮侯时间很是长,“比及天光都未有医生看诊!”

 

  何女士亦有通宵轮候急症的经验,她指曾在韦尔斯亲王医院急症室求诊,“晚上只有急症室开,等八九个小时才有医生”,又说区内私营诊所收费只需200多元,并可以使用尊长医疗券减免收费,若到急症室则需支付特别车费和时间,大都会到私营诊所求医。

 

  家住慈云山区的何小姐体现,当区私营诊所收费介乎300元至400元,儿科医生收费更高,动辄逾400元。她多会到价钱相宜的公立医院普通科诊疗所求医,但当诊疗所周日例休时,她就需到急症室求诊。她不满是次收费加幅太大,建议政府将新收费调理到120元至150元,减低下层市民的生活压力。

 

  75岁或以上有领取尊长生活津贴的老人可免收费

 

  香港急症室收费自2002年起一直维持100元,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上月宣布,昨日起加价至180元,低于医院治理局早前建议的220元。香港特区政府医院治理局月初宣布放宽医疗用度减免申请机制,包括提高申请人资产及入息限额、宽免盘算非焦点家庭成员资产等,相关步伐于昨日起生效。

 

  75岁或以上有领取尊长生活津贴的老人,只要个人资产未几于14.4万元,或匹俦资产未几于21.8万元,将会自动获社署批出“医疗用度宽免证明书”,老人只要于求诊时带备证明书,便能宽免所有公营医疗效劳收费,不需个体向医院申请,计划预计7月中起实施,预计14万名尊长受惠,每年宽免用度增加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