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精”赵匡胤如何自导自演
2022-05-11

陈桥叛乱又称陈桥驿叛乱 ,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 ,建立宋朝的叛乱事件 ,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 ,周世宗柴荣驾崩 ,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 ,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月朔(1月31日) ,听说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 ,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 ,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 ,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 ,发动叛乱 ,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 ,拥立他为天子。


一、历史配景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月朔 ,突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纵�入侵的消息。其时主政的符太后毫无主见 ,听说此事 ,茫然不知所措 ,最后问计于宰相范质。范质暗思朝中上将唯赵匡胤才华解救危难 ,不料赵匡胤却托言兵少将寡 ,不可出战。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 ,可以调动全国戎马。

关于辽国入侵这件事情 ,各人自然都知道是赵匡胤导演的一场好戏。其时后周京师有能力统领雄师出征的只有两人 ,划分是赵匡胤和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韩通是一位资历富厚 ,极受先帝柴荣信任的老将。已往柴荣御驾亲征的时候 ,往往会留韩通镇守京师 ,守卫大后方。因此对开封的黎民而言 ,只要韩通在 ,各人就不会意慌 ,开封是离不开韩通的。赵匡胤正是料定了这一点 ,所以他知道能被授予权力带兵出征的唯一人选就是只有他了。


二、自导

公元960年2月2日(正月初三日) ,赵匡胤统率雄师出了东京城(今河南开封) ,行军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其时 ,雄师刚离开不久 ,东京城内起了一阵谣传说 ,“出军之日 ,当立点检为天子。”这个谣言不知是何人所传 ,但大都人不信 ,朝中文武百官也略知一二 ,已慌作一团。赵匡胤此时虽不在朝中 ,但东京城内所爆发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周世宗在位时 ,他正是用此计使驸马张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而由他接任。赵匡胤知道天子的心理 ,就怕自己的江山被人夺走 ,所以他们的疑心很重。这次故计重施 ,是为了造成朝廷的忙乱 ,并使他的军队除了绝对听命于他外别无他路。

当军队一路向北行进的时候 ,精通天文占卜之术的苗训却突然站住不动了。只见他抬头望天 ,盯着太阳的偏向视察 ,似乎那边有什么天文异象。苗训的奇怪举动立即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各人也纷纷抬头去看天上究竟有什么奇怪的工具。这时 ,赵匡胤的资深幕僚楚昭辅突然喊道:“天上有两个太阳 ,下面的太阳正在驱逐上面的太阳 ,此乃一日克一日之像。”

听到学识渊博的楚昭辅竟然体现得如此大惊失色 ,军中这些大兵们更是瞪大了眼睛去看怎么回事。很快 ,一些人就拍着胸脯说自己也看到两个太阳 ,并且描述地绘声绘色。另外一些人什么名堂都没看出来 ,但也欠美意思认可自己眼拙 ,所以也随着。于是 ,“一日克一日”的说法就迅速在军中传了开来。不过 ,此时各人并没有想到 ,这一幕子虚乌有的“天文异象”其实是赵导演为晚上的“大戏”在做气氛铺垫。


三、自演

当晚 ,赵匡胤率领雄师行至离开封约四十里的陈桥驿后下令全军扎营休息。赵匡胤早早就把自己给“喝醉”了 ,进中军大帐睡觉 ,接下去爆发的所有情节 ,他说自己一概不知。

不久 ,军中一群高级将领群情激昂地突入赵匡胤身边的第一谋士赵普军帐中。各人一看到赵普就立即齐声喊道:“诸军无主 ,愿策太尉为天子。”此处太尉即指赵匡胤 ,他此时兼任检校太尉作为这部叛乱大戏的副导演 ,赵普心里明白这事有戏了。

当晚 ,赵普就派人连夜赶回开封“协助”韩通守城的赵匡胤亲信石守信、王审琦 ,让二人做好接应雄师回师的准备。

越日清晨 ,也就是960年正月初四 ,“睡”了一夜的赵匡胤走出中军大帐。然而 ,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很是震惊”只见众将手持白刃列于大帐两侧 ,看到赵匡胤后众人齐声高喊:“诸军无主 ,愿策太尉为天子。”赵匡胤这边大脑回路还没转过弯 ,赵普就拿着一件黄袍来到赵匡胤跟前 ,他也不跟赵匡胤空话 ,直接就把黄袍套在了赵匡胤身上。于是 ,赵匡胤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 ,就被众人拥立为天子了。


四、称帝

于是 ,赵匡胤在离开京师一天后 ,又带着原班人马浩浩荡荡开了回来。此时的开封城已完全被赵匡胤的亲信所控制 ,因此赵匡胤的雄师在没受到任何对抗的情况下就占领了开封。当赵匡胤的手下将范质、王溥、魏仁浦这几位宰相“请”到赵匡胤跟前的时候 ,赵匡胤迅速发挥了一个“戏精”的基本素养。他呜咽流涕地对众人说:“吾受世宗厚恩 ,为六军所迫 ,一旦至此 ,惭负天地 ,将若之何?”几位宰相看着赵匡胤身边将士手中紧握着的大刀 ,“计无从出 ,乃降阶列拜”

同日 ,后周世宗柴荣的遗孀符太后带着年仅七岁的小天子柴宗训躲进了天清寺 ,他们给赵匡胤留下了一份文件 ,那是盖着后周天子宝玺的禅位诏书。于是 ,中国历史开始进入了大宋王朝的统治时代。

看“戏精”赵匡胤如何自导自演

陈桥叛乱又称陈桥驿叛乱 ,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 ,建立宋朝的叛乱事件 ,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 ,周世宗柴荣驾崩 ,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 ,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月朔(1月31日) ,听说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 ,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 ,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 ,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 ,发动叛乱 ,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 ,拥立他为天子。


一、历史配景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月朔 ,突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纵�入侵的消息。其时主政的符太后毫无主见 ,听说此事 ,茫然不知所措 ,最后问计于宰相范质。范质暗思朝中上将唯赵匡胤才华解救危难 ,不料赵匡胤却托言兵少将寡 ,不可出战。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 ,可以调动全国戎马。

关于辽国入侵这件事情 ,各人自然都知道是赵匡胤导演的一场好戏。其时后周京师有能力统领雄师出征的只有两人 ,划分是赵匡胤和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韩通是一位资历富厚 ,极受先帝柴荣信任的老将。已往柴荣御驾亲征的时候 ,往往会留韩通镇守京师 ,守卫大后方。因此对开封的黎民而言 ,只要韩通在 ,各人就不会意慌 ,开封是离不开韩通的。赵匡胤正是料定了这一点 ,所以他知道能被授予权力带兵出征的唯一人选就是只有他了。


二、自导

公元960年2月2日(正月初三日) ,赵匡胤统率雄师出了东京城(今河南开封) ,行军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其时 ,雄师刚离开不久 ,东京城内起了一阵谣传说 ,“出军之日 ,当立点检为天子。”这个谣言不知是何人所传 ,但大都人不信 ,朝中文武百官也略知一二 ,已慌作一团。赵匡胤此时虽不在朝中 ,但东京城内所爆发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周世宗在位时 ,他正是用此计使驸马张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而由他接任。赵匡胤知道天子的心理 ,就怕自己的江山被人夺走 ,所以他们的疑心很重。这次故计重施 ,是为了造成朝廷的忙乱 ,并使他的军队除了绝对听命于他外别无他路。

当军队一路向北行进的时候 ,精通天文占卜之术的苗训却突然站住不动了。只见他抬头望天 ,盯着太阳的偏向视察 ,似乎那边有什么天文异象。苗训的奇怪举动立即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各人也纷纷抬头去看天上究竟有什么奇怪的工具。这时 ,赵匡胤的资深幕僚楚昭辅突然喊道:“天上有两个太阳 ,下面的太阳正在驱逐上面的太阳 ,此乃一日克一日之像。”

听到学识渊博的楚昭辅竟然体现得如此大惊失色 ,军中这些大兵们更是瞪大了眼睛去看怎么回事。很快 ,一些人就拍着胸脯说自己也看到两个太阳 ,并且描述地绘声绘色。另外一些人什么名堂都没看出来 ,但也欠美意思认可自己眼拙 ,所以也随着。于是 ,“一日克一日”的说法就迅速在军中传了开来。不过 ,此时各人并没有想到 ,这一幕子虚乌有的“天文异象”其实是赵导演为晚上的“大戏”在做气氛铺垫。


三、自演

当晚 ,赵匡胤率领雄师行至离开封约四十里的陈桥驿后下令全军扎营休息。赵匡胤早早就把自己给“喝醉”了 ,进中军大帐睡觉 ,接下去爆发的所有情节 ,他说自己一概不知。

不久 ,军中一群高级将领群情激昂地突入赵匡胤身边的第一谋士赵普军帐中。各人一看到赵普就立即齐声喊道:“诸军无主 ,愿策太尉为天子。”此处太尉即指赵匡胤 ,他此时兼任检校太尉作为这部叛乱大戏的副导演 ,赵普心里明白这事有戏了。

当晚 ,赵普就派人连夜赶回开封“协助”韩通守城的赵匡胤亲信石守信、王审琦 ,让二人做好接应雄师回师的准备。

越日清晨 ,也就是960年正月初四 ,“睡”了一夜的赵匡胤走出中军大帐。然而 ,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很是震惊”只见众将手持白刃列于大帐两侧 ,看到赵匡胤后众人齐声高喊:“诸军无主 ,愿策太尉为天子。”赵匡胤这边大脑回路还没转过弯 ,赵普就拿着一件黄袍来到赵匡胤跟前 ,他也不跟赵匡胤空话 ,直接就把黄袍套在了赵匡胤身上。于是 ,赵匡胤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 ,就被众人拥立为天子了。


四、称帝

于是 ,赵匡胤在离开京师一天后 ,又带着原班人马浩浩荡荡开了回来。此时的开封城已完全被赵匡胤的亲信所控制 ,因此赵匡胤的雄师在没受到任何对抗的情况下就占领了开封。当赵匡胤的手下将范质、王溥、魏仁浦这几位宰相“请”到赵匡胤跟前的时候 ,赵匡胤迅速发挥了一个“戏精”的基本素养。他呜咽流涕地对众人说:“吾受世宗厚恩 ,为六军所迫 ,一旦至此 ,惭负天地 ,将若之何?”几位宰相看着赵匡胤身边将士手中紧握着的大刀 ,“计无从出 ,乃降阶列拜”

同日 ,后周世宗柴荣的遗孀符太后带着年仅七岁的小天子柴宗训躲进了天清寺 ,他们给赵匡胤留下了一份文件 ,那是盖着后周天子宝玺的禅位诏书。于是 ,中国历史开始进入了大宋王朝的统治时代。